思想决定种植食用菌的成败
来源:
|
作者:haojundai
|
发布时间: 2017-01-26
|
6144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2年山东假菌种事件,20户菇农损失60万余元。2013年鞍山假石膏事件,6个乡97户菇农绝产,损失近200万元。2016年丹东假菌药事件,菌农损失惨重。伪劣的菌用物资不但给菌农朋友造成了损失,还会影响和制约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
2012年山东假菌种事件,20户菇农损失60万余元。2013年鞍山假石膏事件,6个乡97户菇农绝产,损失近200万元。2016年丹东假菌药事件,菌农损失惨重。伪劣的菌用物资不但给菌农朋友造成了损失,还会影响和制约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
回顾这些年的行业事件,因为使用假冒伪劣的菌用物资,而导致减产甚至绝产的例子比比皆是。而我们在心痛自己的损失,谴责那些造假者的同时,是否想过,是什么造成了近年来物资市场的混乱现象:鱼目混珠、以次充好、真假难辨等等。
一直以来我们过分追求以购买低价物资来从事食用菌生产,认为省钱才是“王道”,而物资供应商为了自身利益,便以低质低价来迎合我们,致使低质和假冒物资盛行,从而导致行业发展乏力!说到底是我们的一些旧观念给了他们可乘之机,而最终为这些买单的还是我们菌农朋友。因为“一分价钱一分货”,低价带来的必然是低质量,试问低质量的物资怎么能保证菌包的质量呢?成品率低,感染率和坏棒率高,这些帐大家算过吗?不是优质菌包怎能生产出优质菇、优质耳,又怎能取得高产丰收呢?
“思想决定命运!”也可以说“思路决定出路”,因此改变传统的思维习惯,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好材料才是生产食用菌的真正“王道”!
以正大菌袋为例,产品以“收缩贴料、耐高温高压、透气增氧”三大主要特性,收缩贴料为小孔木耳栽培实现近百亿价值;耐高温高压的实现为工厂化生产黑木耳和香菇菌包节省了灭菌时间,提高了效率和菌包的成品率;因透气增氧功能的实现,缩短了发菌时间,提高了菌丝的抗杂菌能力,菌丝更加粗壮、旺盛,不但有助于食用菌的生长还能够对生长的整个过程予以保护。耐高温高压125℃和透气功能的实现为生产二级菌种和杏鲍菇、秀珍菇工厂化生产工艺的革新奠定基础并创造了有利保障条件。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物资不但会降低菌包成本还会减少间接损失,所生产出的菌包菌丝粗壮,有活力,生命力旺盛。优质的菌包再通过精心的栽培管理就会产出高品质的菌品,菌品品质好、产量高自然效益就好。当菌农朋友们赚到钱后就对我们从事的产业坚定了信心,就会坚持下去,最终将其做为一生的事业,从关注菌需物资价格转而关注菌需物资的质量和关注菌包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以及出菇(出耳)的品质和产量,这样才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影响到我们的收益,才会破解恶性竞争所带来的损失,食用菌产业才会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